|
|
|||||||||||||||||
![]() 對現在城市功能的劃分,霍華德也已說明——“如果城市發展興旺,居民就業各得其所,每一個分區又各有一個商店或供應站,就能向從事農業的居民提供很自然的市場”,霍氏認為城市和鄉村的集合有利于雙方利益最大化,城市即能夠為鄉村提供協助,而鄉村又從城市這里多了更大選擇范圍的地方。 就田園城市而言,它的收入及其來源至為關鍵,因為它既有鄉村的特點,又有城市的習慣。霍華德用實例分析了田園城市的生存的可能,其實,當下城市在無限制擴展當中,正在面臨城市田園化或田園城市化的問題。 |
||||||||||||||||||
![]() 霍華德生于1850年,死于1928年,霍氏對明日田園城市的判斷,與當下中國的城鎮化有著一定的相似之處,都是經過規劃的,都是以現代最新要求的觀點來規劃的,都是用更經濟、更能充分滿足需要去采用新材料、制造新設備的、都是不必去拼湊和改造舊設備的,然而,中國城鎮化與霍氏當時對明日田園城市的期許不同,中國愈演愈烈的城鎮化只是對城市的屈從,把屬于鄉村的部分輕易就割掉了。 |
||||||||||||||||||
![]() 明日的田園城市將怎樣發展,霍華德組合了韋克菲爾德和馬歇爾提出的有組織的人口遷移運動、由斯彭斯首先提出經斯賓塞做重大修改的土地使用制、白金漢的模范城市三個不同方案,他的建議是“應該誠摯地去組織一個從過分擁擠的中心向稀疏散落的鄉村地區遷移的于東,不要把群眾的思想攪亂,或者把組織者的精力消耗在過早使這項工作在全國的實施上,而要把主要思想和注意力首先集中于一項運動,其規模要足以引起注意和富有成果;向遷居者保證,因他們的遷移而帶來的一切地價增值歸他們所有;這一工作將通過建立一個組織來實現,這個組織允許其成員從事他們自己看來合適的事,并收取全部‘稅租’。” 霍華德的田園城市的理想豐滿,他希望土地能圓滿利用,“在選定的土地上只有少量建筑物或工程設施”;他希望新鮮空氣、陽光、呼吸空間和游戲空間仍將留有足夠需要的數量,這需要“在設計上考慮到大自然的免費饋贈”;他還希望生活變得永遠愉快幸福,方法是“使用現代科學成果使技藝可以補充自然”。 以現在的眼光評判,霍華德對明日田園城市的建議才是最好的“《拆遷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