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一顆稻谷的“中國貢獻”——袁隆平的追夢路
          2018-12-19 21:00:53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改革先鋒風采·圖文互動)(1)一顆稻谷的“中國貢獻”——袁隆平的追夢路

            20世紀90年代末,袁隆平在觀察兩系法雜交晚稻的生長情況(資料照片)。? 新華社記者 殷菊生 攝

            新華社長沙12月19日電(記者周勉、袁汝婷)“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常常說起自己的兩個夢——“禾下乘涼夢”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

            1953年,從西南農學院遺傳育種專業畢業后,袁隆平被分配到湖南安江農校工作。

            “作為新中國培育出來的第一代學農大學生,我下定決心要解決糧食增產問題,不讓老百姓挨餓?!?/p>

            1956年,袁隆平帶著學生們開始了農學實驗。幾年時間,袁隆平發現水稻中有一些雜交組合有優勢,并認定這是提高水稻產量的重要途徑。

          (改革先鋒風采·圖文互動)(2)一顆稻谷的“中國貢獻”——袁隆平的追夢路

            在廣西桂林市灌陽縣黃關鎮聯德村袁隆平超級稻第四期攻關示范片,袁隆平在查看水稻生長情況(2013年8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1966年,袁隆平發表了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這篇論文,拉開了中國雜交水稻研究的序幕。

            1973年,在第二次全國雜交水稻科研協作會上,袁隆平正式宣布秈型雜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水稻雜交優勢利用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1981年,國務院將“國家技術發明特等獎”授予以袁隆平為代表的全國秈型雜交水稻科研協作組。

            5年后,袁隆平正式提出雜交水稻育種戰略:由三系法向兩系法,再到一系法,即在程序上朝著由繁到簡但效率更高的方向發展。

            經過9年努力,兩系法獲得成功,它保證了我國在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世界領先地位。

          (改革先鋒風采·圖文互動)(3)一顆稻谷的“中國貢獻”——袁隆平的追夢路

            袁隆平(前)在湖南省湘潭河口鎮的試驗田中查看低鎘水稻的長勢(2017年9月29日攝)。?新華社發(薛宇舸 攝)

            1996年,農業部正式立項超級稻育種計劃。4年后,第一期每畝700公斤目標實現。隨后便是2004年800公斤、2011年900公斤、2014年1000公斤的“三連跳”。

            1979年4月,雜交水稻國際學術會議上,袁隆平宣讀了自己的論文《中國雜交水稻育種》,中國第一次將雜交水稻研究的成功經驗傳遞給世界。

            袁隆平著于1985年的《雜交水稻簡明教程》,經聯合國糧農組織出版后,發行到40多個國家,成為全世界雜交水稻研究和生產的指導用書。

            因為“為保障世界糧食安全和解除貧困展示了廣闊前景”,并“致力于將雜交水稻技術傳授并應用到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幾十個國家”,2004年,袁隆平獲得了世界糧食獎。

            “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我畢生的追求和夢想?!痹∑秸f?!?/p>

          +1
          【糾錯】 責任編輯: 錢中兵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南京:踏青郊野
          南京:踏青郊野
          布宮雪景
          布宮雪景
          一周看天下
          一周看天下
          廣西:春來農事忙
          廣西:春來農事忙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3877126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av_亚洲精品911在线永久观看_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观看_日韩不卡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中文字幕思思久久96 | 麻豆亚洲福利电影 |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不卡的 |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2019 |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久 | 在线观看免费的成年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