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之窗:伙伴聚焦合作
抓住機遇,或許有幸運的成分;創造機遇,則無疑有智慧的光芒。
“一帶一路”作為世界上最長、最具發展潛力的經濟大走廊,為沿線各國開啟了機遇之窗。貫穿亞歐大陸,東牽亞太經濟圈,西系歐洲經濟圈,中國與歐洲各國聚焦合作,經貿在原有基礎上拓展深化。
互補,是中歐深化合作的關鍵;互利,是中歐長遠合作的基石。中歐經貿合作,相互促進成為一種新氣象,相互投資成為一種新常態。
法國是中國在歐盟的第四大貿易伙伴和第二大技術引進國。走出去的中國企業,不止是開拓市場,更加注重與外國企業互補合作,加大投資力度。華為在歐洲就有18個研發機構,2014年在法國擴建了研發中心,看中的是法國的應用數學研究、藝術設計優勢?!鞍讶虻哪芰械街袊鴣?,再通過產品在全球銷售?!比A為法國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宋凱對中國“智造”信心十足。
在比利時,有一個著名的箱包品牌——海格林。2011年,這家企業陷入困境。杭州力高旅游用品有限公司收購了海格林品牌及其在歐洲的全部股權。如今,海格林的設計研發在比利時,產品全部在中國生產。中國企業從貼牌代工升級到經營品牌,而比利時人緩解困境的同時,也贏得了更廣闊的市場。海格林公司設計總監昆特·森龐特告訴記者:“歐洲人都視中國為新的希望,海格林也在北京、杭州等地開設了旗艦店,未來我們的發展重心在中國。”
????荷蘭鹿特丹港務局合作交流部媒體官員閔克·范·赫森介紹稱,每天有大量中國的電子產品、原材料等貨物運到鹿特丹港口并裝卸、分銷到歐洲各地,荷蘭的牛奶、食品等大量商品也在這里裝箱運往中國。王斌來攝
在外向型經濟明顯的荷蘭,中荷合作對當地就業的推動不可小覷。截至2014年10月,中資企業在荷投資項目447個,其中綠地投資8億歐元,并購投資48.4億歐元,雇員8000名,間接創造就業崗位兩萬個。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布加勒斯特綱要》更加堅定了中東歐國家搭乘中國經濟列車的信心。波蘭信息與外國投資局局長斯瓦沃米爾·馬伊曼滿懷激情地表示,“一帶一路”將聯結太平洋和波羅的海,通過中國與中亞,為中東歐國家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中國是波蘭第三大進口國和重要出口市場,2013年,波蘭的進出口貿易額同比增長9%,中波貿易額增速達21.6%。
在占中歐貿易份額近1/3的德國,《中德合作行動綱要》中200多項具體合作倡議,為兩國合作繪制了詳盡的“路線圖”。40多年間,中德貿易額增加至2013年的1616億美元,增長了近600倍。汽車、航空、通信等高附加值產品比重上升,加工設計、金融服務等領域貿易不斷推進。目前,已有8200多家德國企業在華安家落戶,2000多家中國企業在德國站穩腳跟。政府磋商、戰略對話、法治國家對話等兩國政府的60多個對話、合作機制運行順暢,為中德經貿發展、中德關系不斷取得新進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國駐德國大使史明德告訴記者,“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德國方面反響之積極,令他驚訝:巴伐利亞州一位聯邦議員多次向他和使館咨詢情況,研究如何使巴州中小企業從中獲益;北威州一家農業協會積極與使館探討,通過國際鐵路將高檔農產品出口到中國的可能性;作為中德國際貨運班列的主要合作和受益方,德國鐵路公司負責人多次強調,德鐵將積極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在這一領域,中德不是競爭對手,而是有著共同目標的合作伙伴。
挑戰之旅:攜手同心互信
巴黎,離香榭麗舍大道不遠的街區,標致雪鐵龍旗下汽車品牌DS的門店優雅低調,新推的車型卻頗為搶眼,吸引了不少人駐足咨詢。
而在2011年,由于嚴重依賴歐洲市場,加之歐債危機的影響,這家百年老店不得不出售多個主營業務,拋售諸多重要資產,甚至關閉研發中心。
2014年初,隨著東風汽車和法國政府的入股,標致雪鐵龍解決了資金的后顧之憂,并與中國公司在技術、研發、生產和海外銷售上擴大合作。通過挖掘中國西部地區和人口500萬以下城市的市場潛力,集團旗下汽車銷量2015年預計達到80萬輛,有望在2017、2020年分別達到100萬輛、150萬輛。
這是一場具有代表性的跨國聯姻?!叭缃?,危機過去了,還有一項合作,已經走上正軌?!睒酥卵╄F龍中國及東盟區副總鄧磊鵬透露,未來標致雪鐵龍將與東風攜手,開拓東南亞市場。這再次證明,只有把握中國發展和歐洲經濟復蘇兩大進程帶來的合作機遇,以貿易為主要驅動力,打造更全面、更強勁、更高端的多引擎合作,中歐才能攜手迎接更多挑戰。
“中國應當思考,如何將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同當前歐洲發展的進程結合起來,并盡快啟動落實計劃的具體會談?!狈▏鴳鹇詫W會會長馬冀科誠懇地建議。
“僅僅提供優質產品,已遠不能滿足歐洲客戶的要求,我們需要在整個合作模式上創新改革,包括政策傾斜、物流模式、資金支持等各方面?!敝信d意大利公司總經理胡坤正在思考的是,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中資企業如何在國際競爭中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