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三庚數(shù)頭伏”:7月17日“入伏” 伏天長40天
          2018-06-21 10:49:54 來源: 新華網(wǎng)
          關(guān)注新華網(wǎng)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天津6月21日電(記者周潤健)21日18時7分迎來“夏至”節(jié)氣。“夏至三庚數(shù)頭伏”,天文專家通報說,今年的入伏日期是7月17日,“三伏天”長達(dá)40天。

            夏至不僅是北半球白天最長、夜晚最短的一天,還決定著當(dāng)年“三伏天”的長度。

            據(jù)了解,“三伏”的具體日期是由節(jié)氣的日期和干支紀(jì)日的日期相配合來決定的。庚,在天干中排列第七,在與五行搭配中屬金,金怕火,在數(shù)伏天氣中逐日消減,因此古人以庚日來計“伏”。

            傳統(tǒng)推算方法規(guī)定,夏至后的第三個庚日起為“初伏”,從夏至后的第四個庚日起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起為“末伏”,總稱為“三伏”。

            “由于庚日在陽歷中的日期每年都有變化,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盡相同,但都是在7月中旬入伏。”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xué)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中伏天數(shù)不固定。當(dāng)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xiàn)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當(dāng)出現(xiàn)5個庚日時,中伏為20天。“今年夏至到立秋有5個庚日,因此今年的中伏是20天。”

            具體到今年的“三伏天”來說,7月17日交“初伏”,7月27日交“中伏”,8月16日入“末伏”,8月26日“出伏”。

            “三伏天”的氣候特點是氣溫高、氣壓低、濕度大、風(fēng)速小,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jié)。保健專家提醒說,此時節(jié),公眾要格外注意防暑降溫,清淡飲食,及時補水,注意補充鉀元素,多吃苦味食物,規(guī)律睡眠,高溫時段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外出。

          +1
          【糾錯】 責(zé)任編輯: 張樵蘇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中國乃堆拉山口迎來今年首批印度官方香客
          中國乃堆拉山口迎來今年首批印度官方香客
          “中國茉莉之鄉(xiāng)”茉莉花全面上市
          “中國茉莉之鄉(xiāng)”茉莉花全面上市
          滬指跌破3000點
          滬指跌破3000點
          我國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正式開工
          我國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正式開工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5701123015048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av_亚洲精品911在线永久观看_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观看_日韩不卡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亚洲日韩国产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韩中文在线精品第一 | 综合国产激情久久 | 亚洲国产vv在线播放 | 伊伊综合网在线视频免费 |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有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