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抱團”同闖增收路——重慶彭水“產業村長”的扶貧新事
          2020-08-14 15:57:53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新華社重慶8月14日電 題:“抱團”同闖增收路——重慶彭水“產業村長”的扶貧新事

            新華社記者李松、黃興

            在重慶彭水縣新田鎮石龍村,“田間課堂”又開課了,村里紅薯種植、加工大戶羅遠周請來了彭水縣農技推廣部門的專家,手把手教農民種紅薯。

            “種個紅薯還要啥技術嘛,紅薯又不挑地,挖個坑,栽下去,等成熟再挖出來就是了。”有的農民笑著說。

            “你說種紅薯就是種‘懶莊稼’的說法,早過時了。”羅遠周插話說,你看專家一眼就看出咱們種紅薯的問題,比如窩距有30厘米,其實種得疏了,完全可以調整到20厘米,適當密植。而且栽苗時可以起高壟,這樣既有利于排水,還能更好地搞田間管理……

            羅遠周自己在種紅薯,也有紅薯粉絲、粉條加工車間,每年加工紅薯就有4000多噸。“你種好自己的地,辦好自己的廠就行了,為啥還要請專家來教農民種地呢?”記者問道。

            “我是‘產業村長’,帶動農民抱團發展,責無旁貸。”羅遠周回答得很干脆。

            今年3月,羅遠周被新田鎮聘為“產業村長”,工作職責很明確:協助搞好石龍村產業規劃,推動“一村一品”產業培育;加強對群眾生產技術服務指導,幫助農產品產銷對接。

            不拿工資,沒有經濟待遇,“這是一份榮譽,更是責任。”羅遠周說:“接過了‘產業村長’聘書,就不能光想著自己怎么做大做強,也要想著幫村里搞好產業,拓寬群眾增收門路。”

            “產業村長”羅遠周做的事情還不少——為了解決鎮里紅薯良種選育的短板,羅遠周自己建起了70多畝試種基地,每年選擇3至4個適宜品種向農民推廣。“農民以前種紅薯也比較粗放,化肥施得不少。我們現在也請來農技員指導農民科學施肥,這樣既增加產量,也不破壞土質。”羅遠周說。

            “精準扶貧實施以來,彭水扶貧產業做大做強,縣里也涌現出一大批產業大戶和農業技術能人。”彭水縣委書記錢建超告訴記者,在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期,縣里又優中選優,從這些“領頭羊”中選聘了200多名“產業村長”,與農民結成更緊密的聯結關系,讓脫貧質量更高,扶貧產業走得更長遠。

            促生產、抓技術、通銷路……這些“產業村長”把根扎在了田間地頭。在紹慶街道天臺村,記者來訪時,“產業村長”趙洪川正組織農民,在桃園里搞田間管理。

            天臺村400多畝鷹嘴蜜桃明年就進入盛果期了,懂種植技術的趙洪川知道桃子賣相好不好,品質高不高,最近這個階段很關鍵。“進入9月份,我們還要再施一次肥,保證果樹秋冬季營養跟得上;到11月份還要修枝,留好第二年的掛果枝……”趙洪川每步都有章法,幫農民制定了嚴格的“農事日歷”。

            在三義鄉蓮花村,把自己全部“家底”都帶到村里來的“產業村長”侯春均和農民綁得更緊。侯春均在蓮花村建起了羊肚菌種植基地,還同政府協商,把部分產業扶貧資金折股量化給村集體和農民。“靠著股權合作,去年公司實現了頭年分紅,村集體和農民股權收益3萬多元。”侯春均說。

            “我們今年還搞了個‘技術扶貧’創新,公司從云南專門請來在讀博士幫農民用生物制劑改良土壤,并免費提供菌種。”侯春均說,不需要大棚,農民自己也能種出羊肚菌,公司還包銷路,一同闖市場。

          【糾錯】 責任編輯: 徐宙超
          加載更多
          重慶仙女山機場正式開始校飛
          重慶仙女山機場正式開始校飛
          武漢江漢方艙醫院正式關艙拆除
          武漢江漢方艙醫院正式關艙拆除
          克什克騰風光
          克什克騰風光
          吉林琿春:邊境村發展特色鄉村旅游
          吉林琿春:邊境村發展特色鄉村旅游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61126368688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av_亚洲精品911在线永久观看_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观看_日韩不卡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日韩国产二三区精品视频 |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 | 亚洲午夜久久久影院 | 日韩中文免费码 | 亚洲乱亚洲乱少妇 | 亚洲视频在线高清观看你懂得 |